各院(系、中心):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安排,9月14日至18日,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组织教学督导员对全校8个院(系、中心)的期初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有关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运行情况 本次检查采用院(系)自查与质评办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了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实训教学及期初教学质量监控情况。通过检查发现,本学期各教学单位开学准备工作到位,期初教学秩序稳定,教学保障措施有力;教师教学材料齐全,师生整体面貌良好,各项工作开展有序。 各院(系)按照学校要求,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并对期初教学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纺织服装学院召开了专题教学工作会,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机电工程学院以教研室自查、学院抽查的形式将期初教学检查要求落到实处,副院长姚月琴亲自对教师教学材料进行了针对性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经贸管理学院对教学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落实,规定了新教师每周要听三次老教师的课,向老教师学习授课艺术;艺术设计学院对新教师进行了一对一指导;汽车工程学院积极安排师资,落实授课任务,确保新生顺利开课;建筑工程学院自查工作认真,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检查机制。 二、课堂教学情况 开学第一周,副院长张林龙亲自带领教务处和质评办负责人,深入公共教学组团和各教学单位,开展了多次集中查课和不定期的抽查,发现课堂教学总体情况良好,教师能提早进入教室,做好授课准备;学生能准时上课,到课率良好。各院系能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校内教师调、停课率低。但在检查时也发现,个别院(系)在调整教师课表时,未能将变更情况及时准确通知到教师本人,致使学生不能按课表正常上课。 9月14日至18日,校教学督导员重点对工业中心、纺织服装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场所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实训前准备工作充分,教学内容符合实训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需求吻合,示范操作较规范,指导学生认真耐心,课堂管理井然有序,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教师教学设计不够科学,课堂气氛沉闷,关注学生反应不够,与学生互动少。 三、教学材料情况 此次检查普查了本学期新授课教师以及担任实训课课程教师的教学包,另外抽查了每个院系10名教师的教学包,对教师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材料进行了逐项检查。从检查结果看,授课计划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同一课程的授课计划基本一致,大部分教师授课计划和教案编写规范。检查中也发现,年轻教师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部分教师授课计划与课程标准学时数不一致(个别相差18个课时);少数教师授课计划与教案教学时数安排混乱,不是按照2课时一个单元编排(阶段性课程可以按照4-6个学时一个单元),并且教案设计流于形式,内容整篇复制教材;个别教师出现授课计划与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不统一的现象。不少教师教案中关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描述和要求不规范。个别教师授课计划存在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教学团队自查形同虚设。检查后,教学督导组已经将检查情况向各教学单位进行了反馈,对少数教师提出了整改要求。 四、教研活动情况 本学期大多数教研室均在规定时间内编制了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开展了教研室自查工作。从提交的资料看,大部分教研室工作计划内容具体、形式丰富,但普遍缺乏教研的特色性和针对性。个别院系的教研室未及时制定上交教研活动计划。 五、质量监控情况 大多数教学单位能根据要求开展期初教学质量检查,开学两周的各项检查台账基本齐全,并及时将教学检查情况总结上报至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但个别院系因为工作人员的特殊原因,材料汇总不及时不到位;个别院系质量监督意识不强,未能制定好督导工作计划;个别院系对教学重点环节、重要部位检查不到位,无教学检查记录。 六、下步工作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保证教学质量目标的实现,是教师的工作中心,是学校服务于学生的办学精髓,它贯穿于学校所有工作的全过程。今年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年”,也是示范建设工作冲刺年,各院(系、中心)要坚持底线思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要求,稳妥审慎地推进各项教学改革,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1.各院(系、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实训场所的管理,确保实训室的教学设施及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切实提高实训效果。 2.各院(系、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通过一对一的“传帮带”,让新教师尽快熟悉教材,熟悉教案,把握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3.各院(系、中心)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讨、推广和执行力度,注重对教研室工作的过程管理,特别是要认真组织教案编写研讨活动,提高教案编写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各院(系、中心)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细化各项日常教学文件的规范化及收集、归档工作。教研室日常教学检查必须动真格,做到纵到底、横到边,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的原则, 落实检查责任,坚决杜绝走过场。 5.各院(系、中心)要进一步完善督导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督查与指导教学的职责,强化措施,严肃纪律,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质量管理与评估办公室 2015年9月25日